前言:之前从来没有使用长篇文字来记录某个地点的游记或者或者感悟,虽有记录日记的习惯,但也只是流水账。受一个19级(爱因斯坦)学姐的影响,尝试突破一下自己的舒适区~
一、Day1
本次三下乡时间并不算长,只进行了三天,扣除掉赶车其实满打满算也就一天半的实践活动时间。
3号上午八点出发前往目的地——周口市扶沟县大李庄乡冯老村。冯老村距龙子湖并不算远,一百公里左右,花了两个小时到了村庄居委会。
进村后才了解到原来冯老村是我们河南农业大学的定点扶贫村庄,从2016年开始,信管学院的苏楠书记便来到冯老村成了驻村书记,到现在接待我们的梁老师,已经是第三任驻村书记了。在跟梁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不止一位同学提到从冯老村的基建来看,感觉冯老村并不是特别贫困的村,比河南大部分村庄已经要好。梁老师也是很骄傲的告诉我们,从我们学校接手定点扶贫冯老村开始,村庄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来了这么多年,总归是要做出来点儿成绩的。从梁老师骄傲和兴奋的语气中,让我初次对这个满脸胡茬,不修边幅但是说话文质彬彬的老师产生了好感。
中午吃了熬菜和馒头后,便回住的地方简单休息。我们十几个男生住的是一个接近废弃的幼儿园小学的教室里,目前只剩一个学生了。这似乎也是中国大多乡村小学的现状:无法留住学生。镇上的学校还好,尤其是像冯老村这种村里的小学,生源流失严重,像我姥娘家隔壁村的村幼儿园小学,目前也是倒闭变成了练车场。那也是我曾经上过半个学期的幼儿园,虽已无什么深刻印象,但还是记住了学校教室里的长板凳,木书桌,以及模模糊糊的老师的背影。也算是我求学生涯的开端,从那个幼儿园开启。
休息完后,便回到了我们的大本营——也是之前用来直播带货的一个屋子。摆好工具和旗帜,等候“生意”上门。
下午的维修过程没什么特别要赘述的,不过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人。第一个是来修手机手机的农民伯伯,虽然最后没有搞定问题,但是他手机玩的真的是好溜啊,我还问了一嘴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他笑呵呵的给我说“种地的”,hhhh。
第二个是一个阿姨带着儿子来修他家的主机,由于是网络问题后就跟着她们一块儿去了家里。阿姨的儿子是今年刚高考完,家里的电脑自从上高三后便没开过,高考完后阿姨想着能不能带老电脑来修一修。不过可能是因为这位弟弟有了新笔记本电脑,对这个电脑是否修好并不上心,阿姨也不电脑是哪里坏了,废好大劲儿才把儿子喊过来给我们说是咋回事儿,哈哈。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这个弟弟今年高考考的并不是很理想,有点儿抗拒与外人接触。后来去了阿姨家里边,阿姨还很热情的拿给我们每个人一只雪糕,嘿嘿。虽然这位阿姨不是属于那种言语上很热情很温暖的那种,但也好善良呀。(最开始她不想让我们大热天跑一趟就把主机和显示器抱过来了)
阿姨的家庭看着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户家里,让我想到了我二姨家,好长时间没去二姨家了,也好久好久没有见过兰兰姐和鹏威哥了。小时候每周都能见到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在沿着求学-工作-婚恋的齿轮不断前行。
晚饭喝了稀饭,吃了馒头,简简单单的炒豆芽,倒不失为一顿不错的家常菜。吃完饭坐在屋子里又玩了些会儿,还是觉得要出去转转,于是到近九点的时候才去村子里逛,但是已经是夜黑人静,忘了这是村儿里,九点已经算是比较晚的时候了哈哈。
可能是由于十点多就熄灯的缘故,晚上睡得异常早。此外,但是那个荒废的小学晚上真吓人呀。
二、Day2
特别幸运和开心的是第二天竟然没下雨,所以美丽的天空就来咯(一定不是因为之前早上我起不来看不到这么美的天空,一定不是)
一天中最令人开心的事儿就是干饭啦,早上还是香喷喷的胡辣汤嘿嘿,不愧是逍遥镇所在的周口。厨师师傅熬的也好喝!
上午在那屋子里坐的闲的发慌,后来终于来了个客户,不过不是来修电脑的。原来是之前修吹电风扇的时候风叶安反了,哈哈。这个没啥难度,拆开直接换一换哈哈。
不过好在后来终于有事儿干了,梁老师拉着我们到乡政府给电脑维修。维修过程都是老套路,没什么赘述的。中午还临时决定留乡政府食堂吃了顿饭,可能是因为厨师师傅不知道中午有人来,饭不太够哈哈。不过有点颠覆我的认知,我以为公务员单位的食堂伙食都挺好的,不说顿顿大鱼大肉但是应该得属于比家常菜好点的那种水平?但那天中午只有简单的炒拉条,好像也没有什么肉。可能只是个别公务员单位的伙食才特别好吧。这也算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乡镇公务员单位?
中午休息了会儿,到傍晚又来乡政府处理上午没完成的电脑。遇见乡长了,被拉着聊了会天儿。乡长看起来特别年轻,我以为是二十多最多刚三十的姐姐,没想到已经35了。乡长很高兴的告诉我们:“看到你们来我特别高兴,就突然感觉很活力,也让我感觉到了我当时大学的时候”。在聊天中,我们得知乡长是从郑航毕业的,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了几年后来考进体制内的什么单位来着,去年十二月份刚从原单位调到大李庄乡当乡长姐姐。说起现在的考公热,以及我们几个同学都说有考公的念头,乡长却持反对意见,说还是要去大城市闯荡的好。插句题外话,让我想到了一个伯伯也给我说过同样的话,那个伯伯也是体制内的科员还是副处来着,似乎这些有一定地位职称的体制内人员还是希望自己的后代去外边闯荡?但是一些很普通的体制内人员就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考进体制内,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后来说到工资,乡长姐姐说基础工资才两千多,当时好难以置信啊,后来跟老爸聊天说到基础工资可能是确实低,但到手应该要几乎比这高一倍。那要是这样的话到手五六千再加上五险一金似乎还不错?
从乡政府出来后,梁老师带着我们去下边一个叫“皂角树林”的地方转了转,起初我们都以为是一片林子,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一个村子的名字,旁边种了一些皂角树,哈哈。印象中好像小时候在深圳见过。
回到冯老村委会后,梁老师又带着我们去参观了一个小型养羊厂,在走过去的路上,还碰到了一个农间光伏电站,从标识来看是扶沟县的扶贫发电项目,目前是之前退休的村主任来看着。跟村主任交谈的过程中,村主任也是很骄傲的说起了他的两个孙子,一个在郑州大学读书,一个当兵去了。或许孩子努力的意义不但是让父辈的生活过的更好,也是成为他们的骄傲。
然后去了养羊场,确实是第一次见这么多羊嘿嘿,奇怪的里边这么多羊竟然味道不是很大,记得小时候在姥娘村里遇见赶零零散散的隔老远就能闻见一股羊sou味儿。
其中有一只看起来步履蹒跚的小羊羔,叔说是头天晚上刚出生的,妈耶。小羊羔刚出生就被妈妈舔干净了身上的血,所以身上很干净。它就跟在妈妈的身边,迈着并不矫健的小腿,有点儿萌萌的。突然想到了羊羔跪乳这个词,也是因为亲眼所见才明白了不是因为所谓的感激母亲的养育之恩,只是因为小羊羔的腿是真的没劲儿,一点儿也站不住呀哈哈哈。
总之,第二天的羊厂参观带来了此次三下乡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体验。
三、Day3
一大早,被耀眼的阳光刺的睁不开眼,也让我从睡梦中惊醒。
今天没什么要事儿,一整天都在等候着返程。虽中间出了点小插曲,但最后在下午还是顺利的坐上了返程的大巴车。再见啦冯老村,再见啦可爱的村民们!
四、一点儿碎碎念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新。